南京阿维达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变形缝,防滑条,防尘地毯,踢脚线,分隔缝

建筑变形缝及墙面变形缝

产品信息

产品详细

变形缝

阿维铝合金达变形缝

 

 

铝合金变形缝的三大分类规范: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非常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中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

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非常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非常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单独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伸缩缝的非常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有关结构规范。P167页表8.1和8.2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非常大间距。

二、伸缩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


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3、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沉降缝的设置原则: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非常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设置沉降缝时,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使各部分形成能各自自由沉降的单独的刚度单元。

凡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应考虑设置沉降缝:

  1、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并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

2、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形式、宽度和埋置高层度相差非常大,易形成不均匀沉降时;

3、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相差非常大(一般为超过10m)、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非常大等易导致不均匀沉降时;

4、当平面形状比较复杂,各部分的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

  5、原由建筑物和新建、扩建的建筑物之间。

  二、沉降缝的构造:

  沉降缝可以兼作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

1、基础沉降缝的结构处理:

沉降缝的基础也应断开,其结构处理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种情况,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通常有双墙偏心基础、挑梁基础、柱交叉布置等三种处理形式。

2、墙体、楼地面、屋顶沉降缝构造:

墙体沉降缝常用镀锌铁皮、铝合金板和彩色薄钢板等盖缝

地面、楼板层、屋顶沉降缝的盖缝处理基本同伸缩缝构造。顶棚盖缝处理应充分考虑变形方向,以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后所产生的影响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设防震缝:

1.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非常大;

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宽度一般采用50-100mm,但对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其较小缝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缝宽70mm;

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

6度地区,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

7度地区,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

8度地区,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

9度地区,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情况下基础可以不分开,但当平面较复杂时,也应将基础分开。

缝的两侧一般应布置双墙或双柱,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的整体刚度。

防震缝在墙身、楼层以及屋顶等各部分的构造基本上和沉降缝各部分的构造相同。另外要注意不应将防震缝做成错口、企口等形式,以致失去防震缝的作用。

 

1、 实验方法

6.1胶料硬度实验按GB/T 6031-1998规定进行。

6.2胶料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按GB/T528-1998的规定进行。

6.3、胶料脆性温度实验按GB/T1682-1994的规定进行。

6.4、胶料热空气老化实验按GB/T3512-2001的规定进行。

6.5、胶料耐臭氧化实验按GB/T7762-1987的规定进行。

6.6、尺寸偏差:应用刚直尺或者游标卡尺测量。

6.7、外观质量:用目测量方法逐个检查。

6.8、不锈钢板实验按GB/T3280-1992、GB/T4237-1992规定进行。

6.9、铝合金型材,铝板、铝合金板实验应按GB/T3880-1997、GB5237的规定进行。

6.10、成品力学性能实验

6.10.1、实验设备应能对整体组装后的变形缝装置进行力学性能及功能性实验。如果实验设备限制时,不能对整体变形缝装置进行试验,则可取1米实样进行试验。

6.10.2、在实验平台上,两边用定位螺栓或其它的有效方法将伸缩装置试样与基座连接,然使试样装置模拟拉伸、压缩、纵向变化,实测拉压过程中水平摩阻力、变位均匀性、实际伸缩量及垂直变形量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10.3、有条件时,应对试样进行抗震实验。

6.10.4、所有型式变形缝装置应做零部件安装、更换方便性实验。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产品出厂时,应逐件进行外观质量、外型尺寸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7.1.2、不合格的产品可进行一次修补,修补后仍不合格则不允许出厂。

7.2、型式检验

7.2.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试检验:

(1)新产品投产时

(2)胶料配方改变,工艺结构型式改变时:

(3)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4)要点工程或用量非常大的工程

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要求时。

7.2.2、检验项目

7.2.2.1、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脆性温度每批胶聊检验,并应有进厂材质证明;胶料的臭氧老化,热空气老化实验每年检查一次。

7.2.2.3、成品力学及功能性检验:

投产鉴定时,应提供规定实验段全部实验项目详细完整实验报告。

定期检验,可仅作拉伸、压缩非常大水平摩阻力,伸缩量实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标志

产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厂名、厂地址、批号、检验员代号和产品标准号。

8.2.1、产品应该根据规格及货运重量规定,采用不同的包装。应牢固可靠。

8.2.2、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技术文件。

8.3、   运输、储存

8.3.1、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直接暴晒,雨淋雨侵,防止变形,且不能与其它有害物质相接触。

 

【变形缝安装注意事项】
4.1、槽口处理

1、根据所选用的建筑变形装置型号、规格,确定预留槽口宽度、高层度。
2、清理预留槽施工基面,使之达到合适的宽度、高层度,并确保其平整度、直线度,以放置建筑变形装置。
4.2、变形装置位置放样
1、以缝隙为中心,两侧对称按变形装置“ W ”值放样,可用墨斗弹线等方法定出固定铝合金框架的位置。
2、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膨胀螺栓的位置,间距符合安装图纸要求。
4.3、安装阻火带(选配)
按设计要求安装阻火带。
4.4、安装止水带
止水带采用厚度为1.5mm的EPDM防水材料,施工时应遵循如下步骤:
1、平整并清洁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酥松现象并应较为干燥。
2、在缝隙两侧基层及止水带两边用专项使用基层胶粘剂按300g /m用量涂刷。待胶粘剂基本不粘手时,将止水带平整铺贴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相应工具压实。
3、清洁止水带接口,使其表面无明显污物,然后按60g /m量在接缝两面涂上专项使用搭接胶。待胶充分干燥后,再涂二度,待胶干燥后至不粘手后,压平、压实。
4、在与止水带水平转接、阴角或阳角接头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裁剪,但应遵循尽量减少接头的原则。接合方法同上。
4.5、铝合金基座框架安装
1、根据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用电锤钻孔,安装膨胀螺栓。
2、将铝合金基座放入槽口,调整好设计标高,使纵坡、横坡与地面或墙面保持一致。
3、用膨胀螺栓将其固定。
4.6、滑杆安装(金属盖板型)
将滑杆按设计间距布放,并用胶带纸初步固定。
4.7、面板安装(金属盖板型、卡锁型)
盖上面板,用螺栓栓住。
橡胶嵌平型应装入橡胶条。装饰型嵌入大理石或其它材料。
4.8、个别接缝处应注入填缝胶并刮平。
4.9、屋顶缝应特别注意接缝处

 

联系方式

相关产品

拨打电话 立即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