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热处理炉以电炉为主(占90%以上),但存在能耗高、热效率低和性能差的弊病。很多生产厂目前使用的感应加热设备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造的,未完全摆脱五十年代仿苏产品的状态。感应加热设备70%在空气中进行加热,可控气氛加热和真空加热只占5%左右。
按1985年全国热处理电阻炉数量及构成表,一般箱式炉、盐浴炉和井式炉(包括井式渗碳炉)占的比例分别为35.56%,21.31%和21.30%。另外,按上海市热处理行业较近的设备统计,
轧钢加热炉常识一般箱式炉、盐浴炉和井式炉占的比例分别为40%,5.55%和29.11%。相比较可见,在我国的主要感应加热设备中,20多年来,一般箱式炉和井式炉比重相差不大,(盐浴炉由于近年来BaCl2的禁用而大比例缩减)。设备的陈旧可见一斑。此外,上海真空炉、可控气氛炉的比例提高至3.67%和8 %,合计为11.67%(高于全国水平),虽比1985年的1.68%提高了近10倍,但还远远适应不了热处理工业中四种工艺的要求比例:渗碳/碳氮共渗占20%;中性气氛中淬火占20%;在真空中淬火占15%;退火/去应力占10%,其它如感应热处理、渗氮、钎焊、盐浴热处理和有色合金热处理约占35%(美国)。
金属在氧化介质中加热会造成严重的氧化损耗,在汽车制造上烧损量达7.5%,即每台装重汽车损失优异钢材40~50kg,每台轿车为25~30kg,如冷轧钢带的中间退火采用无氧化加热,可节约20%材料。少无氧化加热已日不容缓,虽然国内汽车、拖拉机、轴承、弹簧、紧固件行业和要点骨干企业少无氧化热处理比重已达80%左右,但一般水平还保持在30%左右。同时,国内的设备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劳动强度大。
少无氧化热处理技术的普及在世界上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热处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先进工业国家无氧
东莞生物质熔铝炉化热处理比重已达80%以上。据报导,欧洲工业国在1980年经真空热处理零件比重为3%,1985年增至18%,2000年增到23%,可控气氛热处理比重也由19%增至29%,在氧化气氛中热处理件由57%减至7%,美国石油机械制造业在1985年少无氧化热处理就达60%以上。在这点上讲,我国的水平还处很低水平。
关键词:
佛山市南海区松岗航星铝材设备厂